分光光度计日常维护:分析仪器工作者要懂得仪器的日常维护和对主要技术指标的简易测试方法,自己经常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测试,以保证仪器工作在较佳状态。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仪器性能的重要因素。他们可以引起机械部件的锈蚀,使金属镜面的光洁度下降,引起仪器机械部分的误差或性能下降;造成光学部件如光栅、反射镜、聚焦镜等的铝膜锈蚀,产生光能不足、杂散光、噪声等,甚至仪器停止工作,从而影响仪器寿命。维护保养时应定期加以校正。应具备四季恒湿的仪器室,配置恒温设备,特别是地处南方地区的实验室。分光光度计采用了当前多项新的科技成果和全新的设计理念。沈阳KD-1200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法是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常用的波长范围为:200~380nm的紫外光区,380~780nm的可见光区,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400cm)的红外光区。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本附录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仪器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与存储系统组成。昆明水质分析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内置品质高的干涉滤波器,采用长效稳定的LED光源。
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区别点如下:仪器分析的波长范围不同。光学器件的不同:由于玻璃可以吸收紫外波,并且对可见的近红外端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一些光学部件可以使用玻璃,而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不能使用玻璃部件,一般使用石英光学部件。光源不同: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一般只有钨灯,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钨灯+矸石灯两个光源,同时这两个光源灯的切换部件增加了。这是因为钨灯的光谱范围主要是近红外线,氘灯主要是紫外线。
影响分光光度计选型的因素:1、波长检测范围,波长选择方式(手动查找、自动查找或扫描)。2、光束:光束类型分为单光束型,双光束型或准双光束型(单光束一般适于在给定波长处测量吸光度,不能作全波段光谱扫描,并且要求光源和检测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双光束可以自动记录,快速全波段扫描。可消除光源不稳定、检测器灵敏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别适合于结构分析;假双光束也就是比例双光束,优点是可以监测光源变化带来的误差,它的原理是由同一单色器发出的光被分成两束,一束直接到达检测器,另一束通过样品后到达另一个检测器。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消除参比造成的影响。分光光度计的特点:独特的双光路、双光束光学系统。
分光光度计注意事项:该仪器应放在干燥的房间内,使用时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室内照明不宜太强。热天时不能用电扇直接向仪器吹风,防止灯泡灯丝发亮不稳定。使用本仪器前,使用者应该首先了解本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各个操纵旋钮之功能。在未按通电源之前,应该对仪器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电源接线应牢固,通电也要良好,各个调节旋钮的起始位置应该正确,然后再按通电源开关。在仪器尚未接通电源时,电表指针必须于“0”刻线上,若不是这种情况,则可以用电表上的校正螺丝进行调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单光束:适于在给定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或透光度。生命科学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供应费用
分光光度计又称光谱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沈阳KD-1200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使用与维护:若大幅度改变测试波长,需稍等片刻,等灯热平衡后,重新校正“0”和“100%”点。然后再测量。指针式仪器在未接通电源时,电表的指针必须位于零刻度上。若不是这种情况,需进行机械调零。比色皿使用完毕后,请立即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柔软的纱布将水迹擦去,以防止表面光洁度被破坏,影响比色皿的透光率。操作人员不应轻易动灯泡及反光镜灯,以免影响光效率。在维修、使用此类仪器时应注意不让光电倍增管长时间暴露于光下,因此在预热时,应打开比色皿盖或使用挡光杆,避免长时间照射使其性能漂移而导致工作不稳。沈阳KD-1200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上海爱蓓儿医用仪器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2004年初由我们设计的国产DH-100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问世,结束了在这一领域的微创微量的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历史,。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DH-100作为品牌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服务优良,获得医院好评。,是一家医药健康的企业,拥有自己**的技术体系。公司目前拥有较多的高技术人才,以不断增强企业重点竞争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稳健生产经营。诚实、守信是对企业的经营要求,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公司致力于打造***的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日本单人高压氧舱,分光光度计,日本双人高压氧舱。公司深耕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日本单人高压氧舱,分光光度计,日本双人高压氧舱,正积蓄着更大的能量,向更广阔的空间、更宽泛的领域拓展。